博斯腾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麓、焉耆盆地东南部的博湖县境内,介于东经86°40′~87°25′,北纬41°56′~42°14′之间。

博斯腾为蒙古语,意为站立。博斯腾湖水面辽阔,东西长约55公里,南北宽约25公里,湖面海拔为1048米,水面面积达1100多平方公里,平均湖深为9米,最深处达17米。博斯腾湖面积980平方公里,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。风起时波浪滔滔,宛如沧海;风静时波光潋滟,湖水连天。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,湖水相通,萃草浓密,野莲成片,各种水禽栖集其间。

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,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,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,湖水西东深,最深16米,最浅0.8-2米,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。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、湖光、绿州、沙漠、奇禽、异兽同生共荣,互相映衬,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。大湖水域辽阔,烟波浩淼,天水一色,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。小湖区,苇翠荷香,曲径邃深,被誉为“世外桃园”。

湖滨湿地因受博斯腾湖水域的调节,形成了春季气候多变,夏季干旱炎热,秋季降温迅速,冬季严寒的典型大陆性荒漠气候,也是南北疆气候的过渡带。由于受到阿尔泰山、天山和昆仑山山脉以及帕米尔和青藏高原阻挡,使得海洋气流无法顺利的到达该湖区,因此形成了气温年差较大,蒸发量大,干燥少雨的气候。

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包括河流湿地、湖泊湿地、沼泽湿地、人工湿地4类,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雪白睡莲等为代表的重点保护植物,小苇鳽、燕隼等为代表的重点保护鸟类,猞猁、沙狐等为代表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,湿地整体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。

特别声明:本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,如有涉及相关原作者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将配合及时删除!